做演员,有时难就难在这( zhè)份 “不被偏爱”。
哪怕角色被( bèi)演绎得入木三分,可一旦( dàn)观众对演员本人爱不起( qǐ)来,那些浸在汗水里的努( nǔ)力,仿佛瞬间就没了分量( liàng)。
这让我总想起那些港剧( jù)里的演员。
他们有扎实的( de)演技打底,角色能让人记( jì)住很久,可论起 “红”,却总差( chà)了一口气,拼不过那些更( gèng)受观众偏爱的同行。
今天( tiān),我想好好聊聊其中五位( wèi)。
他们并非不够优秀,只是( shì)恰好没长在大众的 “讨喜( xǐ)点” 上,于是被误解、被低估( gū),成了职业生涯里一道隐( yǐn)秘的遗憾。

比如陈键锋,你( nǐ)看他在《学警雄心》里的徐( xú)子朗,外表冷酷,内心却挣( zhēng)扎得要命,那种层次感他( tā)演得明明白白。

再到《学警( jǐng)狙击》里的李柏翘,正义又( yòu)固执,打戏利落,感情戏也( yě)动人。
可问题是,他的表演( yǎn)太内敛了,不吼不叫,不夸( kuā)张不浮夸,偏偏 TVB 那会儿就( jiù)爱看情绪炸裂的戏码,所( suǒ)以他总被说“没表情”“演啥( shá)都一样”。
你说冤不冤?

滕丽( lì)名也是。
提起她,很多人第( dì)一反应是《爱 · 回家》里的妈( mā)妈,但真正让我记住她的( de),是《陀枪师姐》里的陈三元( yuán)。

那个女警又飒又倔,敢爱( ài)敢恨,面对爱人离世那场( chǎng)戏,她崩溃到极点还要强( qiáng)撑着不哭,看得人心疼。
可( kě)这样的演员,在 TVB 的剧本里( lǐ)总是被边缘化。
关键时刻( kè)冲出来挡刀的是她,最后( hòu)被记住的却是别人。

观众( zhòng)说她“像邻家大姐,没女主( zhǔ)气场”,可这不正是她演得( dé)真实的地方吗?
没有滤镜( jìng),没有偶像包袱,反而成了( le)她的“缺点”。

马国明更典型( xíng)。
从《洗冤录》到《白色强人》,他( tā)演了二十多年戏,演技早( zǎo)就炉火纯青。
《白色强人》里( lǐ)那个冷静理性的脑科医( yī)生唐明,和郭晋安对戏时( shí)句句针锋相对,节奏快得( dé)让人喘不过气。

可就算拿( ná)了视帝,观众还是说:“演得( dé)好,但差点魅力。”
其实不是( shì)他演得不好,而是他太稳( wěn)了。
角色永远正派、理性、不( bù)犯错,少了点林峯那种“破( pò)碎感”,或者黄宗泽那种“痞( pǐ)帅”的标签。
你说这能怪他( tā)吗?剧本就这么写的啊!

还( hái)有李诗韵,现在改名叫李( lǐ)施嬅了。
她在《宫心计》里的( de)万宝贤,从刁蛮千金到惨( cǎn)死宫斗,演技全程在线,尤( yóu)其是被杨怡陷害后那种( zhǒng)绝望又克制的表演,简直( zhí)吊打一堆花瓶。

可观众却( què)说她“太冷”“没温度”。
说白了( le),大家更喜欢看柔弱小白( bái)花,而她演的角色太强了( le),强到不需要男人拯救,反( fǎn)而让观众找不到代入感( gǎn)。
这算哪门子道理?

黄智贤( xián)就更不用说了,TVB 黄金配角( jiǎo),演什么像什么。
《逆天奇案( àn)》里的神探沉稳老练,和蒋( jiǎng)祖曼的感情戏复杂又细( xì)腻。
可观众对他的评价永( yǒng)远是:“演技好,但记不住。”

因( yīn)为他缺少那种“一眼惊艳( yàn)”的明星特质,只能靠角色( sè)慢慢磨。
可现在的观众,有( yǒu)多少人会耐心等一个配( pèi)角发光?

说到底,这些演员( yuán)缺的不是实力,而是所谓( wèi)的“观众缘”。
一个玄乎到没( méi)法解释的东西。可能是一( yī)个眼神、一句台词,或者单( dān)纯就是“长得不够讨喜”。
TVB 的( de)生态就是这样,演技再好( hǎo),观众不买账,你也只能认( rèn)命。
可问题是,我们评判一( yī)个演员的标准,什么时候( hòu)变成了“讨不讨喜”,而不是( shì)“演得好不好”?

当然,话说回( huí)来,观众缘也不是完全没( méi)道理。影视说到底是娱乐( lè)产品,观众爱看什么,市场( chǎng)就拍什么。
但我觉得,真正( zhèng)的好演员,不应该被这种( zhǒng)玄学埋没。
陈键锋们也许( xǔ)没成为顶流,但他们留下( xià)的角色,照样能让观众记( jì)住十几年。
这难道不也是( shì)一种成功?
所以啊,下次再( zài)看到那些“熟悉但叫不出( chū)名字”的演员,不妨多留意( yì)一下他们的表演。
或许他( tā)们缺的,只是一个更懂他( tā)们的观众。